为什么孩子玩游戏不能深入?他只是缺少亲身体验
这篇文章是创造力系列的第三篇,适用于4岁以上,前两篇在这里:
1. 零基础的你也可以在家和宝宝玩的艺术活动:
2. 如何保护创造力?用家庭环境布置技巧,和孩子的交谈方式,时间管理方式来解码
我们从奥兰多度假回来了,这次同行还有哥倆爸爸的发小,五口之家有两个大哥哥和一个小弟弟,男孩子只要能追追打打一下子就变成兄弟了。他们一路上最喜欢玩的就是石头剪刀布,在乐园里排队玩,等人玩,吃饭玩,在家玩,车上玩,这个游戏从单纯的石头,剪刀,布延伸到了枪,刀,剑......
在聚餐的时候, 大哥哥们说不如我们玩一个石头剪刀布的画画游戏吧,每个人在自己的白纸上画一个东西,用手捂住不让其他人看见,画完了打开给大家看谁画的东西是最powerful,谁就赢。
最powerful?听起来好幼稚啊,但是我很好奇他们心里到底打着什么算盘。Siggi一听这个游戏立刻兴奋到无以言表,貌似他的心里早想好了那个最powerful的东西,所以,立马要了纸和笔,非常专注得画起来。
这一轮下来了
9岁哥哥画了一个类似是根茎类的植物,再往上看看花苞,哇,还有锯齿状的东西,原来这个是食人花,服了!
8岁的哥哥画了一个猴子?比起食人花,猴子早就被吃了,但是他告诉我猴子手上拿的是超级能量棒,能把一切生物消灭,哇哇哇,反将一军啊,有了这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更厉害了啊!
画风一变,看看我们的哥哥画的简笔画,一大堆红色线在一个三角形里面,这是什么啊?看起来一点都不powerful。他嘴角略带得意得告诉我们,那是火山!火山?那食人花和猴子不都被融化了吗?
我们再仔细看看,有玄机!这个火山是没有爆发的火山啊,哪来的power?嘿嘿嘿嘿,少画一笔成千古恨了。看来猴子赢了!
这只是旅行中的一个小细节,每个孩子不同个性和兴趣让我思考了一下兴趣的话题,回想一下哥哥老嚷嚷要看的那类科普书,捏橡皮泥时说的那些话,在博物馆火山橱窗前迈不动步子的时候,他认为火山是这个世界最有力量的东西之一,他对火山的兴趣是一直都存在的,但是也许他还没明白火山在未爆发的时候就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有力量了
我觉得,这个不完美正是一个引入游戏的契机,可以通过游戏去帮助他探索和回答,更能去深入他感兴趣的事儿,同时我也有了设计游戏的灵感。就是这种日常在玩耍之中的小发现,如果能纪录下来,日积月累你会发现,兴趣就在那儿,像一颗种子一样静静的等待着时机去发芽,好时机便是我们的呵护方式。呵护并不是要一本正经得去教去做练习,而是发现兴趣,在此基础上用收集的材料,用书本或者视频给他们一些小启发,跟随着他们的脚步,开始玩吧
首先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兴趣是什么?
还是举火山的这个例子,他最喜欢火山的什么呢?
-火山本人?
-火山岩浆?
-熔岩从火山口喷出的景象?
......
他们还想更深入得知道什么?(适用于大一点有研究能力的孩子)
-火山的爆发力从哪里来?
-岩浆怎么在火山里缓缓的流动?
-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火山地貌?
......
我们着急得想知道孩子喜欢什么,于是使劲问,但是对于4岁的孩子来说单纯去问,他们一时还不能领会我们的用意,他们的逻辑只会想到眼前喜欢的,或许没有一个是真正感兴趣的。这时不如通过在日常生活里观察
-他们问的问题是什么
-他们用橡皮泥/积木/画笔等等创作了什么
-他们角色扮演了什么
......
和大家分享3个我和哥哥在家玩的游戏,如果这些不是ta的兴趣也没关系,游戏本身并不重要,而游戏的引导和思维模式是可以借鉴的,有了这些方法任何游戏都能变成一个深入兴趣的话题
01 火山喷发啦
02 小船历险记
03 赛道小车
01
火山喷发啦
一切从谈论它开始,无论是用科普类的书籍还是在网络上找的视频资源,都能在视觉上深入对火山的认识。这是火山,火山爆发时岩浆从火山口喷发出来,岩浆非常烫,缓缓得从火山上流下来。随后再引入触感的认识,火山绘画版和火山手工版,弟弟也凑热闹,只要是好玩的他绝不能错过
这里他们正在看一个国家地理儿童版关于火山的视频,视频尽量挑儿童版的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我把绘画工具和颜料准备好,有黑色,红色,绿色的蛋彩颜料,在画的过程中更能加深对火山的理解,从颜色用在什么图形上便能看出他的理解程度
下图能看出哥哥在画一个正在爆发的火山
弟弟也在画他的第一个火山
随后我建议做手工火山,篮子里准备好了矿泉水瓶,纸壳和报纸,在我的引导下哥倆做了一个山的形状
这个火山太形象了,哥倆不停得要求继续再继续,直到反应堆不再有反应
02 小船历险记
自从哥哥的幼儿园引入浮和沉的科学实验之后,他每接触一个零碎物件都想试试它在水里是漂浮的还是沉底儿的。据他的经验之谈,木头,纸和塑料比金属和带洞洞的东西更容易漂浮。这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游戏点子,我们这次就用木头,纸和塑料,看看这些材料做出来的船能不能成功漂浮在水面上。
下图是我找来的一些材料,有纸壳,塑料瓶子,木条,树枝,石头,和一些手工零件,他特别喜欢这个点子,马上投入设计小船的工程了
果然一下就get这个游戏的点子了,选了个最容易漂起来的鸡蛋盒盖,接着他开始上零件,原来他的船不但是是要能浮起来,还要个性十足
厨房纸巾筒登场了,他一边上零件还一边自言自语,“这个零件肯定不会沉!” 最后还粘上了底儿,嗯,应该会浮起来
一个有鼻子有脸的塑料壳船,顶着一根威风的黄色鸡毛,看你主人给你设计的这姿态,怎么也得给个面子浮起来吧
又是鸡蛋纸壳?这个没有悬念了吧
塑料瓶子,看看往里面堆石头会有什么效果
接下来Siggi再搜罗了一下手工架子和玩具架,找出了下面几个做过的手工
上下图是我们以前一起做的木筏,集齐了捡回来的树枝。野人在荒岛都是这么造船的,一定很能浮!试试看吧
他跟我说,乐高船没有洞,水不会流进去所以不会沉,嘿!看你信心十足的样子我点点头,也试试吧
粘土船也来了,各种材料齐活了
造船造了这么久,躁动的心实在是按捺不住了,我给他搬来一盆水,实验开始了
大部分的船都是很成功的漂浮在水面上,他得意得不得了,这时我让他总结了一下这些漂浮在水面上的船的共性,还是那个结论,木头,纸壳,塑料浮力比较大
但是接下来就遇到了一个难题,只有这个有鼻子有脸的塑料壳船没心没肺得沉下去了,“但是他是塑料啊?”我吐了吐舌头
哥哥随声附和着“肯定是因为这个大钉子”
还有他认为这个无孔的船,竟然翻船了...啊
有了这些体验,不如改天再尝试一下吧。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肯定会制作更多的小船模型,用更多不同的材料,也可能他还会想在浴缸里做这个实验,看看他无以言表的兴奋劲,真是把我都带动起来了
03
赛道小车
家有男孩子的肯定都是爱车宝宝吧,哥倆从小对车都是痴迷的状态,哥哥也经常幻想自己设计的车,下图是他画的一辆水陆空多用汽车,能在雪地泥地里前进并外带喷水灭火功能,哇,这简直强强联合啊!
只要是不按说明书搭建零散小乐高,他最热衷搭建交通工具,下图和上图发生在不同的时间,但是能反映出他对交通工具的期待是多功能的
于是我们带他去了一个科学馆搭建小汽车的活动,他们提供了零散木块,一些手工,机器零件,目标是,搭建的小汽车要在不散架的前提下,从两个狭长的赛道滑下来
直赛道
翻越障碍物的赛道没散架,成功囖!可是在弟弟的破坏力下也不能幸免......
大家应该都看出来了,以上游戏的形式借鉴于项目式学习(project base learning),这是一种个性化教育,他以孩子为中心,让孩子在亲身体验中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我是蒙特梭利的忠粉,这些年我把对理论的理解融入到了我们的家庭生活中,而项目式学习能提供的亲身体验是和蒙特梭利共通的,也是很容易在家里实践的,好比说尊重孩子个性化的发展,因材施教,体验式学习,孩子就像一块海绵一样,吸收我们给他们环境里提供的各种信息。
这是我理解的项目式学习:
01
让孩子告诉自己
-我能够决定自己喜欢什么就学什么
-我能够在动手实践中思考和观察真实世界
-我能够把我的想法用各种语言表达出来 - 绘画,雕塑,手工,塑形,角色扮演...
-我脑洞大开,这个问题怎么解决,为什么失败,为什么成功,怎么去改进和提高
02
让我们告诉孩子
-我们是引路人,不会想着今天要教你什么,而是想着怎么为你投其所好
-我们是守望者,我愿意跟随着你的脚步,你需要我的时候我给你带来光明,把你的想法变成现实,不需要我的时候我就静静地在你旁边守候就好了
-我们的问题是开放式的,yes或者no解决不了,只能在思考中回答。这个过程你发现你更理解在玩的东西了,发现兴趣原来能转化为为对事情的理解和探索
03
让环境告诉孩子
-你是很能干的!所有材料你都能垂手可得,并且独立获取,你不会因为找不到用的材料而失去耐心,或者打断创作思路
-你是有价值的!你的作品都展示在架子上,我们全家人每天都会看到
-这里有你的故事!架子上或者房间里的工具和材料都代表了你是谁,这里有你喜欢的书,你喜欢的模型,你的作品,你的兴趣,它们在这里就是为了让你往更加具有学习驱动力的路上前行
这就是我和4岁哥哥亲子游戏的方式,我非常在意他萌发的兴趣小火苗,我也用这种游戏的方式告诉他,只要你有兴趣,我们会陪伴你一路探索下去,用你我最大的努力。
晨宁
2018年3月
纽约长岛
点击阅读其他文章:
游戏:
买买买:
收纳:
家庭环境:
当教育遇上生活
碰撞出陪玩灵感
用亲身实践带你体会
蒙特梭利家庭教育
只有干货原创
坐标纽约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
@儿戏国